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森林旅游 > 交流 > 综合思考 > 正文

湿地资源保护与湿地周边产业发展研究

媒体:原创  作者:周占彬
专业号:周占彬 2017/12/2 14:21:47

摘要:针对高台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现状,提出在保护优先原则的前提下,发展湿地周边产业的设想,探讨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

一、基本概况

高台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黑河中游下段,地处东径98°57′32″—100°06′44″,北纬39°03′50″—39°59′40″;属黑河流域中下部平原区,张掖市西部,东接临泽县,西邻酒泉市,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相连,北与金塔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接壤;南临祁连山,北靠合黎山,东西长99km,南北宽107.3公里,境内海拔为1260—3140米;除南部祁连山北麓洪积倾斜平原高差较大,北部干燥剥蚀残山有起伏外,中部地区地势平坦。全境中部沿黑河两岸形成绿洲,绿洲外围为沙漠、戈壁和荒山。依地势可分为南部沿山区、中部川区和北部干旱区三大地貌类型。

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4.19万亩,其中:核心区15.84万亩,缓冲区15.77万亩,试验区12.58万亩,湿地面积占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71.57%。湿地类型主要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天然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泛洪平原湿地)、沼泽湿地(季节性淡水湖、草本沼泽、灌丛湿地、内陆盐沼);人工及其他湿地包括:水产池塘(鱼池)、灌溉地(干渠、农田)、蓄水区(水库)、牧草地及其他地等。其中:天然湿地16.46万亩(河流湿地5.44万亩、沼泽湿地11.02万亩);人工及其他湿地27.73万亩(蓄水区1.62万亩、水产池塘0.03万亩,农田、牧草地等26.06万亩)。

黑河湿地保护区位于我国候鸟三大迁徙途径西部路线的中段,是天鹅、大雁等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湿地保护区以鸟类最多,分布最广。保护区地表水与地下水反复交替,河流、库区、沼泽、湖泊、滩涂星罗棋布,生物多样性丰富,喜湿植物茂盛,是内陆干旱区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为野生鸟类繁衍生息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春、秋两季大批候鸟停歇栖息的天堂,也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黑鹳、遗鸥、白鹭等鸟类的繁殖地和栖息地。

 二、湿地资源的特征和现状 

(一)湿地资源保护的意义。湿地是自然界特殊的生态系统,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提供更多的物种资源,是地球上最具活力、生物多样性富集和人类最主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净化水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降解有害物质、补充地下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黑河湿地及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实施重点生态工程,黑河湿地在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平衡,阻止巴丹吉林沙漠南侵,维持走廊绿洲发展稳定,保障黑河径流补给等方面构筑了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保护国防安全和内蒙古额济纳旗居延海绿洲恢复的重任。因此,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寻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湿地资源的特征。黑河湿地是典型的荒漠型湿地,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等特征。

1.典型性。高台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暖温带荒漠区,保护区周围为荒漠戈壁。整个保护区兼有荒漠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有典型的中亚荒漠动物30多种,湿地动物75种;有荒漠植物40种,湿地植物56种。

2.稀有性。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的植物种类有裸果木、绵刺2种;国家Ⅱ级保护的种类有8种:中麻黄、沙拐枣、斧翅沙芥、梭梭、华北驼绒藜、蒙古扁桃、黄芪、肉苁蓉;国家Ⅲ级保护植物有:胡杨等。

国家重点保护的湿地鸟类有22种,其中Ⅰ级4种:黑鹳、白尾海雕、金雕、遗鸥;Ⅱ级18种: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白琵鹭、玉带海雕、疣鼻天鹅、鸢、鹗、猎隼、秃鹫、长耳鸮、短耳鸮等;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的有6种,其中:附录Ⅰ的2种:白尾海雕、遗鸥,附录Ⅱ的4种:黑鹳、白琵鹭、灰鹤、鹗。

黑河湿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

3.脆弱性。黑河湿地是典型的荒漠湿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异常敏感。由于荒漠湿地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它脆弱的平衡机制极易遭到破坏,并且破坏后很难恢复。荒漠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多样性。黑河湿地有其独特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

(1)植被类型多样性。湿地保护区深居内陆,气候为典型的中亚干旱气候,植被区划上属于“温带荒漠区亚区”,植被类型可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天然植被以盐生草甸、沼泽草甸、和沼泽植被为主,主要包括:胡杨群系、麻黄群系、泡泡刺群系、裸果木群系、盐穗木群系、盐爪爪群系、多枝柽柳群系、芦苇群系、花花柴群系、甘草群系、骆驼刺群系、芦苇沼泽群系等;此外还有呈片状或零星散布于湿地边缘的荒漠化草原。人工植被主要为人工防护林,分布于湿地的边缘,林木以杨树、沙枣、河柳、红柳、梭梭、花棒等为主。部分湿地由河流冲积平原形成,分布有灌溉绿洲种植农作物和栽培林木,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以蔬菜、棉花为主。

黑河湿地珍稀植物---大漠胡杨

(2)植物类型多样性。通过我局近几年的监测统计,湿地保护区现有各类主要植物27种,其中:乔木4种,代表性物种是沙枣、柽柳等,区域覆盖率为25% ;灌木2种,代表物种是河柳等,覆盖率为13% ;草本植物11种,代表物种是冰草、芦草等,区域覆盖率为55%。湿地保护区内分布的维管束植物有14科23属29种,分别为:裸果木、胡杨、柽柳、泡泡刺、中宁枸杞、红砂、碱蓬、芦苇、艾蒿、冰草、芨芨草、马蔺(马莲)、车前、狗尾草、稗草、灰绿藜、甘草、蒲公英、小香蒲、长苞香蒲、水葱、水菖蒲、骆驼刺等;人工栽植的植物种类有:二白杨、新疆杨、垂柳、快柳、沙枣、柽柳(红柳)等。

黑河湿地典型植物—-柽柳(红柳)

(3)动物物种多样性。通过我局近4年监测统计,湿地保护区分布的鸟类众多,达17目27科86多种。主要有:黑鹳、遗鸥、金雕、白尾海雕、玉带海雕、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灰雁、鱼鸥、红嘴鸥、棕头鸥、普通燕鸥、凤头鸊鷉、白鹭、白琵鹭、苍鹭、草鹭、白骨顶鸡、赤麻鸭、赤膀鸭、绿头鸭、绿翅鸭、斑嘴鸭、翘鼻麻鸭、白眼潜鸭、针尾鸭、普通秋沙鸭、普通鸬鹚,红脚鹬、黄鹡鸰、白鹡鸰、 灰鹡鸰、灰椋鸟、金斑鸻、黑翅长脚鹬、红脚鹬、猎隼、红隼、秃鹫、鸢、鹗、长耳鸮、短耳鸮、鸥夜鹰、啄木鸟、戴胜、火斑鸠、大杜鹃、家燕、楼燕、灰斑小沙百灵、细嘴沙百灵、凤头百灵、草地鹨、红尾伯劳、灰椋鸟、喜鹊、小嘴乌鸦、赤颈鸫、黑顶麻雀、大山雀、大鸨,及其它雁、鸭、鹭、鸥、雕、鸮、鹰、隼类,以及其它小型鸟类。

黑河湿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遗鸥

湿地保护区分布有鱼类1目2科15种:鲫鱼、须鲫鱼、鲤鱼、白甲鱼、鲮鱼、墨头鱼、重口裂鱼、麦穗鱼、棒花鱼、南方马口鱼、青鱼、草鱼、雅罗鱼、鲢鱼、泥鳅等。两栖爬行类1目1科2种:青蛙、蟾蜍等。

保护区有黄羊、赤狐、兔狲、黄喉貂、花鼠、草兔、兔耳蝠、大棕蝠、达乌尔猬等,以及啮齿类、兽类6目 8科10余种。

(4)景观资源多样性。黑河湿地保护区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风景如画。一年四季色彩变幻,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雪,游人置身其间,野趣横生,心旷神怡。春季植物初发新叶,林下各种小草、花木开始生长开花,争相斗艳,为春日的大地增添了靓丽的景色;盛夏,水生、沙生植物一片翠绿;到了秋天,各种植物的种子都开始成熟,深秋时节层林尽染,满地树叶呈现红色、黄色、褐色,在胡杨林的衬托下,显得多彩多姿;冬天,满地银装素裹。

黑河湿地冬景--雾凇

5.自然性。为了保护候鸟和生态环境,1992年就设立了“高台县黑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尤其是保护区的核心区,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小,生态环境基本上保持原有的自然风貌。保护区内的马尾湖、明塘湖、天城湖、后头湖等湿地都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聚集区,这些区域长期生活着几百只黑鹳种群,在这里栖息繁殖的还有遗鸥、苍鹭、白琵鹭、灰雁等多种水禽,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在春秋候鸟迁徙季节,可见到大天鹅、灰雁、赤麻鸭、绿头鸭、赤嘴潜鸭等水禽成百上千只以上的大群。各库区在丰水时节,远远望去,犹如一面面镶嵌在大地间的明镜,呈现出醉人的蔚蓝色;走近观看,湖内波光粼粼,水天相接,鱼虾成群,水草丰美,为鸟类提供了丰盛的食物,具备典型的湿地生态环境特点,成为人间仙境,鸟类的天堂。初春、深秋时节,这里10多种鸭类悠然戏水放声嘶鸣,黑鹳优闲觅食,白鹭翩翩起舞,在这里可以领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情画意;有时群鸟冲天而起、声震长空,银翅耀目、相伴归巢,一幅“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的壮丽美景;傍晚时分,群鸟又共同演绎起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和谐乐章。因此,湿地保护区对于水禽无论在栖息繁殖还是迁徙越冬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黑河湿地鸟的天堂--明塘湖

6.科研潜力。近年来,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已成为北方沙尘发源地之一,通过建立湿地保护区,采取有效治理措施,防止地表植被的退化,可以部分阻断进入兰州的西路沙尘,对于省城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及生物多样性的的理想基地,也是研究候鸟的迁徙动态和变化规律的好场所。特别是在2016年,我局与兰州大学合作建立了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教学实践基地,对今后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等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湿地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黑河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湿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人们不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植被退化、沙化、荒漠化趋势加剧、沙进人退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影响湿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通过近年对湿地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湿地生态功能降低。由于湿地周边群众水产养殖等生产规模的扩大,造成湿地保护区自然生态功能下降,对过往候鸟的生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使之丧失了栖息的自然环境;湿地周边部分农户乱垦乱占湿地现象时有发生,因围水造田、挖池养鱼、滥取滥挖沙石,导致湿地自然原貌发生变化,原有在湿地上赖以栖息的水鸟、禽类等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各种原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的破坏。

2.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近年来,由于人为活动频繁,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加之黑河上游地区兴修建水电站、水库等设施,无节制的开垦农田,超负荷截水灌溉,导致来水量减少,致使湿地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据有关部门水文监测资料显示,高台地下水每年以0.34米的速度下降,我县原有比较丰富的湿地资源,由于黑河分水,地表水灌溉次数大幅度减少,灌溉定额逐年减小,导致回归水和侧向渗流减少,加上大量开采地下水和洼地水库长时间干涸,造成湿地大面积萎缩,部分湿地已经消失其生态功能,还有部分湿地也呈现季节性湿地,除部分水库及黑河沿岸部分湿地长期积水且保存完整外,个别水库、湖滩等湿地,在6—11月份普遍处于干涸状态,植被正在由水生向旱生演替,生态功能不断降低,候鸟种群和数量明显减少,部分候鸟也由于栖息地生态功能退化和遭到破坏无法生存,而“孔雀东南飞”了。

3.水污染治理不彻底。污染是湿地面临的威胁之一,水污染不仅使保护区水质恶化,也会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黑河沿岸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等虽经处理后排入黑河,也达到环保排放标准,但净化标准不高,处理后的废水对湿地植物和水禽的生存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还有湿地周边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农田使用农药化肥等渗透至河道,致使湿地区域水质遭到一定污染,部分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生存受到了影响,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特征退化。

4.对湿地资源保护的认识不足。湿地资源保护是一项新兴事业,由于对湿地资源保护宣传教育不到位,全社会还普遍缺乏对湿地资源保护的意识,对湿地生态环境价值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是湿地保护区周边的干部群众因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对湿地资源保护的认识不正确,对湿地资源合理利用理解片面,以及个别群众因受利益驱动,不惜以破坏湿地资源为代价攫取经济利益等行为,导致我县湿地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得以合理发挥。

5.湿地资源管理缺乏技术支持。目前,湿地资源保护管理还缺少强大的科技支撑,缺乏专业技术队伍;湿地资源监测设备短缺,监测信息系统不完善;开展湿地资源科研的条件差,也没有可借鉴和利用的研究成果;没有可与国土、环保等部门共享的数据资源等。

四、湿地资源保护措施

1.实行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原则。湿地生态系统为可更新资源,对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控制在可再生的承载力限度内。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只有坚持这个基本原则,才能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加快湿地资源保护法制化进程。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湿地资源保护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在国家有关管理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出台《高台县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管理体系,以严格的法规制度规范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行为,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和管理程序,为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基本的行为准则。

3.健全完善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目前,高台县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具体负责湿地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因湿地保护区牵扯面广、涉及国土、水务、林业、畜牧、环保等部门,要在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湿地管理与保护工作情况,分工协作形成保护合力,强化对湿地资源统一管理和湿地周边资源开发利用。

4.推进湿地水资源统一调配。水资源是湿地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湿地。因此,要逐步改变现有用水现状,合理配置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资源超采的问题,要尽量配够地表水,保持地下水位不下降。要高度重视水资源方面突现出的矛盾和问题,积极与上级水务部门协商,适当减少黑河分水下泄量,增加高台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水量,使黑河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均衡受益,保障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共同建设小康社会。

5.加大湿地资源保护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在湿地资源管理、湿地恢复、污水治理、湿地监测、湿地生态研究、人员培训、执法手段、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争取实施湿地保护恢复项目,促进湿地自然保护区发挥其正常的生态功能。积极争取上级和地方财政对湿地保护资金的投入,设立湿地资源保护专项基金。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全面推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社会化进程。

6.加快实施湿地生态保护项目。近年来,中央提出“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逐步恢复和增强水源涵养能力。要加快甘肃内陆河流域综合治理,巩固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果,保护天然湿地”。国家层级关注并加强黑河流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不仅事关流域内居民的生存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关系着西北、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的好坏,还事关区域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防稳固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坚持“兴于生态、立于经济、成于家园”的绿色理念,建设“一山一水一湿地,宜居宜游宜创业”的生态高台,积极实施如天鹅湖湿地恢复项目等湿地湖泊生态恢复保护示范区项目和山水林田湖等生态项目建设,逐步恢复湿地功能。

黑河湿地恢复成果---天鹅湖

7.积极做好湿地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工作。为了保证湿地保护区面积,在城市建设和产业开发中因不可避免占用的湿地,可通过湿地置换等方式,将小海子水库、永丰湖滩、正义峡东北黑鹳繁殖的合黎山区等区域,划入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湿地产业开发和城市建设等用地置换出来,确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对保护区重点区域通过开展围栏封育、禁牧,河道污水达标排放、禁止挖沙取土、倾倒垃圾杂物等方式,强化湿地资源保护。积极争取国家生态补偿项目,对已划入国家级保护区的村庄、耕地等,实施退耕还湿,在保护和恢复湿地资源的同时,让保护区群众得到补偿。对保护区周边有改造价值的荒滩空地、盐碱地,通过采取蓄水灌溉,改良土壤,扩大湿地面积。

8.提高全民保护湿地资源意识。对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取决于公众对湿地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必须转变不利于湿地保护的传统观念。要通过多种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保护湿地资源意识,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新的资源环境观,充分认识湿地保护对于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9.搞好湿地保护区课题研究

近年来,随着流域人口的逐渐增加及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致使黑河流域湿地退化,从而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要组织力量开展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课题研究。本研究应用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对保护区草本沼泽湿地植被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定量对各个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旨在为湿地植被的物种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积极利用与兰州大学合作建立的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教学实践基地为依托,发挥高校专业技术力量优势,开展此项课题的研究。

10.加强对现有产业项目的管理

对实验区内原有的湿地公园房车营地、帐篷营地、烧烤营、跑马场、休闲会所、湿地医院、思源酒店、天鹅坛休闲中心、等服务设施,通过采取垃圾打包集中转运、安装烟尘过滤设备、增加污水净化设施、提高排污标准、制定期检查监测等监管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等措施,严厉整治环节污染等问题,在对湿地不造成生态环境影响的情况下予以运营。

五、湿地周边产业发展前景

(一)发展湿地周边产业的意义。生态旅游等湿地产业作为湿地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产业方式,现已受到国内外广泛推崇。我县广阔的湿地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我们要在坚持保护优先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我县湿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湿地产业,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等产业开发,可以为湿地周边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发展生态旅游等湿地产业,使当地群众受益,具有生态经济扶贫致富的功能。通过湿地周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吸收当地群众参与湿地旅游等产业开发管理,增加当地群众收入,同时,也能调动地方政府和群众参与湿地资源产业开发的积极性。

(二)湿地周边产业开发的原则

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湿地产业发展原则,坚持“以保护求持续发展,以发展促环境保护”的湿地周边产业发展战略。湿地产业开发仅限于湿地保护区实验区周边部分区域,开发项目必须是对湿地保护区不造成破坏和对湿地生态环境没有污染等影响的项目。

(三)湿地产业开发目标。以国家实施生态建设为契机,选择本地区既有经济效益,又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这也是保护湿地和湿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湿地产业开发规划中,应将重点放在湿地生态旅游(如部分库区赏景观鸟、休闲垂钓等)、循环经济(如芦苇、香蒲工编、造纸等)、水产养殖(如养鱼、虾、蟹等)、特色植物种植(如奇花异草、药材等)等项目开发上。

1.充分利用湿地自然资源。湿地保护区部分区域具有自然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由于湿地独特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如马尾湖、明塘湖、天城湖、后头湖等都已成为我县最具潜力的生态休闲旅游风景区,人们可在政策允许的区域开展旅游观光、休闲垂钓,与湿地亲密接触,尽情享受大自然优美风光。

2.发挥服务设施功能。充分利用湿地保护区周边区域,修建旅游公路和没有污染源的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服务。并通过湿地恢复建设,将原有的荒滩废地垃圾场,改造为可利用的休闲、娱乐、医疗等功能齐全的服务场所。进一步完善湿地公园的房车营地、帐篷营地、烧烤营、跑马场以及湿地休闲会所、天鹅坛休闲中心、湿地医院、思源酒店等服务设施,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和作用,体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意义。

黑河湿地休闲区---湿地公园帐篷营

3.植物保护与合理利用。黑河湿地保护区均和协调的生态环境,为多种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是荒漠、沼泽草甸、灌丛等植被的基因宝库。保护区生态系统完整,生长了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如裸果木、大漠胡杨、梭梭、沙生柽柳、沙生芦苇等,是研究生物多样性、典型性及植被自然演替规律的理想场所,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同时,可在河道附近实验区的宜林区域适当营造经济林,也可在保护区周边的旅游区的主要休憩地、活动场所和道路的两旁,增植常绿观赏植物和花卉,供人们观赏。

4.野生动物保护与合理利用。黑河湿地保护区内有良好的荒漠植被、充足的水源和种类繁多的草本植物,为珍稀濒危哺乳类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境内其它动物种类较多,体形各异,生活环境多样,生活习性和行为各有特点,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可适度开发观鸟基地等以鸟类为主体的自然观光景点,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建立富有情趣的各种野生动物繁育场地,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也能带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5.开发湿地特色旅游产业。依托湿地资源优势,突出特色,设计开发湿地周边旅游产业,如:在湿地周边荒漠生态系统中设立天然野生动物园,在保护区允许区域设立鸟语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让游客近距离观察产卵、孵化、育稚、出飞的全过程,让更多的旅游者融入的大自然中去观察、欣赏完全不受人为约束的各种野生动物;在湿地周边建设鱼类等水产养殖场,供游客观赏并参与钓鱼等的有趣活动。开展野生植物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如:天然实生的胡杨林景观、柽柳林景观、湿地芦苇景观等。

黑河湿地珍稀鸟类救护与繁育---百鸟园

6.开展独特的湿地活动。展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成果,利用湿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在鸟类聚集季节,充分发挥湿地观鸟基地的作用,开展观鸟节、湿地候鸟摄影赛等活动;组织开展湿地健步走、自行车湿地骑行赛,带动人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感受湿地恢复建设带给人们的美好享受,同时,也增加他们热爱湿地保护湿地的意识。

黑河湿地健步走活动

7.湿地经济植物开发。设置以野生甘草、罗布麻、肉苁蓉、锁阳等药用植物采摘区,并开发独具特色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医疗保健产品,充分实现保护区的自然生态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8.发展乡村旅游。依托湿地保护区自然景观,规划开发保护区周边乡村农家乐、果蔬种植园、采摘园等乡村旅游,让人们感受和体验乡土民俗气息,同时,增加湿地周边群众收入。

9.开发衍生产业。充分利用湿地植物资源优势,收集冬季干枯芦苇、香蒲等高杆纤维植物,开发造纸、苇编等循环经济产业,变废为宝,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能降低干枯植物对保护区的污染。

10.沙产业开发。沙漠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沙漠地区以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背景,强烈的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对回归大自然、 返璞归真、亲近原生态诉求逐渐增强的旅游者构成很大的吸引力,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沙漠旅游逐渐受到游人青睐,沙漠旅游逐渐从探险家的乐土成为大众的新宠,沙漠观光游、 沙漠竞技游和沙漠生态感知游等多种产品类型的旅游活动已逐渐成为广大旅游爱好者强烈追求的旅游项目,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在湿地景色优美的马尾湖南沙窝等区域,利用闲置沙滩,建立沙漠公园或设置开发沙漠旅游景点,让人们在这里远眺湿地美景,尽情释放工作和生活压力。

沙漠休闲

11.引进奇花异草。利用湿地周边闲滩空地,引进种植本地稀缺的奇花异草和景观树木,吸引游客观花赏景,并动员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带动生态旅游业发展,增加地方群众收入。

黑河湿地花海

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发展湿地生态产业,体现地方经济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协调性。但是,由于湿地资源的特殊性和生态系统的敏感性,不合理的湿地产业开发,会造成湿地生态环境破坏、生境退化、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因此,如何在湿地资源保护与湿地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之间寻找平衡,是当前乃至今后长期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在搞好湿地资源保护的同时,要注重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好黑河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这篇文章,对黑河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湿地及周边产业开发方面,在注重湿地生态保护的前提下,突出动植物和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与参与性, 尽可能真实保持自然生态。同时,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使湿地生态资源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得到优化利用,构建合理的湿地生态产业,以带动旅游业等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良性循环。

 

作者:周占彬,甘肃省高台县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干部,从事湿地保护管理工作7年。

阅读 18807

精彩推荐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