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保护野生动物不能唯数量论
作者:徐红燕
近来,野生动物有点“热”。一边是刚过去不久的第八个国际熊猫日,野生大熊猫保护再次被热烈讨论;一边是“狂飙”的野猪频繁引发致害事件:撞停列车引发事故、闯入小区居民卧室、强闯店铺伤人毁物,甚至宁夏一地还发布了“野猪猎人”公告……
梳理热点发现,引发讨论的一个共同点是,野生大熊猫和野猪近年来在数量上都实现了恢复性增长。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布将大熊猫的濒危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而2023年,野猪则从《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三有名录”)中被移除。
一个是濒危程度降级,一个是被移出“三有名录”,大熊猫和野猪,两个具有不同生态价值和生态意义的物种,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待遇”。大熊猫是全球生态保护的标志性物种,从“濒危”降至“易危”,表明我国实施的保护措施有了明显成效,但对“国宝”大熊猫的保护仍是大众关注的焦点。而随着野猪被移出名录后,加之近年来野猪致害新闻此起彼伏,由此带来的是诸如“野猪可否直接猎杀”等激烈讨论。
衡量一种野生动物是否需要保护、需要怎样的保护,是一道复杂的“系统题”,不能唯数量论。
拿大熊猫来说,虽然数量多了,但其仍面临着栖息地碎片化、小种群面临灭绝风险等。虽然濒危等级下调,但仍处于“濒危”境地。第四次全国大熊猫普查结果显示,有近三分之二的大熊猫小种群面临灭绝风险,部分种群因熊猫数量少,面临局部灭绝风险。而由此带来的是,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将进一步劣化,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最为担忧的。因此,加强各大熊猫保护地之间的协作与统筹管理,实现破碎栖息地的恢复和联通,也是我们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意义所在。
另一方面,野猪被移出保护名录,也并非因为其不再需要被保护,而是考虑到野猪已不存在生存威胁,但其生态价值仍不容忽视。野猪的存在有利于森林系统的快速更新,能够维持生态链平衡,为其他动物开辟生存空间。因此,专家指出,即便野猪几近泛滥之势,也不能放开猎杀,解决野猪致害问题要“内外有别”。针对野猪分布区栖息地,应科学评估其承载力,通过调控种群、完善食物链、优化栖息地等综合途径合理控制种群规模;针对野猪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区,可采取建设物理屏障、实施监测和预警提示等,必要时采取猎捕等果断措施。从长远看,只有逐步恢复野猪天敌的自然种群,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野猪过多的隐患。
从上述两个例子来看,大熊猫和野猪这两个具有不同生态价值和生态意义的物种,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历程和种群现状,面临完全不同的保护路径,但却蕴含同一个道理:野生动物保护,需要我们用科学的眼光,顺应保护形势的变化,客观调查掌握分布区域和威胁因素,探索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实践方法,才能更好绘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作者系《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责任编辑:路涛 程秀娟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