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森林旅游 > 新闻动态 > 酒店动态 > 正文

徽菜:山野鲜味,油盐重色

媒体:原创  作者:披云山庄
专业号:披云山庄 2019/4/16 10:42:22

​徽州在中国近代出了一位“圣人”,名叫胡适,他的一生都洋溢着浓郁的乡情。胡适这样谈起对家乡的印象:“徽州是个闭塞的地方,四面皆山,地瘠民贫,山地多种茶。每逢收茶季节,茶商经由水路从金华到杭州再到上海求售,所以上海的徽州人特多,号称徽帮,其势力一度不在宁帮之下。”

 

当然,这都是他那个年代的事,这类景象早已烟消云散,但徽帮却总不被人忘记。除了百转千回的传奇故事以外,迷上徽菜的“吃货”们,尤其应该铭记徽商的贡献——徽菜。

 

黄山学院的胡院长对家乡菜十分自豪,并且幽默地调侃:徽菜的特点就是“轻度腐败、严(盐)重好色”。如今,这八个字似乎已成了美食家们的共识、常识,大都认为徽菜有“四重”,重油、重色、重火功、重原味。

 

腌鲜

鳜鱼

 

咸鲜醇厚,似臭非臭

 

“腌鲜”二字,虽是徽州方言,意思却直白好懂,意为“将新鲜的食材腌上”。不知怎的,传至外地,名字换了个“臭”字。想不到的是,名字改得怪异,反倒招徕了不少猎奇“逐臭”的食客,臭味也成了异香。

 

传统制作的腌鲜鳜鱼,鱼肉鲜美突出、肉质近似上等黄鱼,汁水十足。最好选择一斤二两的鳜鱼,太大太小都不好,大厨先煎后烧,重手下酱油、辅以笋片、火腿、葱、姜、蒜与红干辣椒,末了加芫荽提香增色,上桌就是一盘风景,咸辣鲜甜,杀酒屠饭,快意至极。

 

 

 

1840年以后,原经江西转广州出口的徽州山区土特产,改奔上海,于是新安江至杭州,再至上海这条商路通达起来,扼横江、新安江汇合处的屯溪,顿时升级为集散中心。头脑灵活的徽商,不想让回徽州的船放空,瞄准了山区紧俏的水产品。

 

可是,入冬前将长江盛产的鳜鱼,运往屯溪行程要七八天。活鱼如何保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腌鲜。

 

先把鱼装进木桶里,再泼洒盐水在鱼身上,一层复一层,运送途中不时翻动,到了目的地,那鱼的腮还是红彤彤的。鱼身泛着浅绿光华,鳞片完整、栩栩如生。叫鼻子最灵的人来嗅一嗅,也只是闻着有淡淡“臭”味而已——其实是乳酸菌发酵所生出的气味。

 

一品锅

 

鲜香漫舌,百吃不厌

 

 

徽商一年四季在外奔波,为了寻找回家的感觉,制作出特别的“一品锅”。精心挑选食材,层层围叠起来,求的就是一份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在绩溪,除了过年期间吃一品锅,每逢四时八节、婚丧喜庆,都时兴“吃锅”,倾其所有上好野味家珍,集成一锅,以酬佳宾。

 

据传,这“一品锅”是由明代的一位一品诰命夫人做给皇帝吃过后,皇帝取名,从此这道徽州家常菜便得“一品”之名。

 

这道一品锅看起来其貌不扬,确是专业厨师难以复制的,喜庆的日子里,各家烹出各家的味道,锅里包含的是化不开的乡情和欢喜。柴火之上,在有点老土的铁锅里分层码放着干笋、鸡肉、鸭肉、猪肉、油豆腐、蛋饺……打开锅盖,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有人说,一品锅的起源和粤菜中的盆菜有关,盆菜可能是一品锅的鼻祖,两者都是一盆菜里荟萃数味珍馐,丰富的食材一层层叠进大盘之中,汁液交融,味道馥郁而香浓,但是这已无法考证。

 

说起一品锅,不得不提胡适先生。在胡适侨居美国期间,思乡情深的他多次以家乡风味之名“一品锅”招待客人,从而使其蜚声国际,一品锅也因而冠上了胡适之名。

 

黄山

双石

 

汤清味鲜,滋补强身

 

 

徽菜靠珍品,清炖汤菜尤其如此。喜汤者皆知汤菜要求汤清味鲜,食材酥烂,这道“黄山双石”以山珍——石鸡和石耳为主材,既清淡又滋补。

 

这类清味美食,完全不同于人们对徽菜的一贯印象,不仅沾了黄山秀美山水的光,名字富有诗情画意,还曾经让乾隆爷龙颜大悦,感叹“天下竟有如此美食,滑而不腻,沁人心脾”,命此汤为“龙王汤”,从此这“石鸡炖石耳”便一跃成为宫廷御膳,成为皇家贡品。

 

毛豆腐

 

鲜醇爽口,软绵细腻

 

 

 

毛豆腐表面细长的毛绒状菌丝(植物蛋白),是徽州的潮湿气候使豆腐发酵而生长出来的。看着虽有些瘆人,但经煎炸之后,表面的绒毛消失了,一层金黄酥脆的皮包裹着腐乳一般的半固体,又软又绵,略带苦味,蘸着酱料吃会很难吃出苦味,而口有余香,总之是一种很奇特的味道,让人……难忘。

 

▲ 长着白毛的“毛豆腐”

 

石头粿

 

油重味厚,香气扑鼻

 

 

徽菜总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故事。徽州传统面食石头粿,早在清代即负盛名,有炉灶、有平锅就可在街头兜售。制作中要用印玺形状的石头压制,所以称为石头粿,也有按照食材为它取名的,叫黄豆肉粿。

 

观察他们的工序,会发现首先是取和好的油烙面,擀开填馅,再放置在平底锅煎烙,如同做千层酥皮的烙饼一般,没什么稀奇。正在心里纳闷的时候,店家祭出传家的宝贝——一块油光滑润的黑石头。将这石头放在“饼”上反复按压,这时馅料里的油脂似乎被逼了出来,香味四溢。

 

仔细看,压饼的石头上有的还装着把儿,类似古代盖章的印鉴,这还有个传说。

 

清朝乾隆皇帝第五次下江南时,走到歙县渔梁坝,见到路边凉亭中有个卖“粿”的小摊,买了一个品尝,连赞美味,便赠卖粿老翁一枚“福”字小印,告诉他遇到难事,可以凭印找官府帮助。老翁把印章盖在粿子上,生意火了,便招来恶人捣乱,踢翻了老翁的平底锅,铁锅飞起却反而砸伤了恶人的眼睛。闹到官府那里,老翁急中生智拿出了福字小印,知府接过小印一看,只见边款刻着“乾隆御制”四字,马上喝令退堂,向摊主赔礼道歉。从此老翁的粿摊名扬四方,学艺的人纷纷慕名而来,以石头代替小印,“石头粿”一时传遍了整个歙县。 

 

刀板香

 

肥肉爽口,瘦肉嫩韧

 

 

猪可以分解为许多部位,最好吃的那一块是五花肉,因为肥瘦兼顾,猪油又香。一家食肆也好,一个菜系也罢,五花肉做得好吃是最基本的。

 

徽菜中的“刀板香”是用带皮五花,均匀地抹擦上一层盐,然后拿去风干后,吃的时候先用冷水泡一晚,取出洗净后蒸熟切片装盘即可。

 

说来容易,用多少盐、选什么样的肉、什么样天气吹多久的风?做到好吃,可就难了。总之要够味道,以后蒸熟、搭出来。

 

在一块老榆木的墩板上趁热切片,榆木吸掉多余的油、给肉一份木香,只要一入口,肥肉爽口、瘦肉既韧且嫩,盐味带着似有似无的木头气味。三五块下肚,你知道是油的、甚至几乎就是在吃油,但绝不会腻、也不舍得停。

 

阅读 5134

精彩推荐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