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外森林旅游概况
1、 发展状况
1)拉美,占整个旅游收入的90%以上;
2)德国,森林医院,年森林游憩者近10亿人次; 3)日本,每年进行“森林浴”达几亿人次;
4)美国,每年参加森林游憩的人数高达20亿人次,森林旅游消费高达3000亿美元,美国人均八分之一的收入都花在森林旅游上。
点评:
人类具有“亲水”与“亲近森林(绿色)”的天性,而国外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则保证了这种“天性”能够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形成了持续繁荣的森林旅游市场。国外森林旅游的今天,就是中国森林旅游的明天。
2、 开发模式
1)生态观光模式,e.g.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美国红杉国家公园; 2)休闲度假模式,e.g. 日本箱根森林温泉、南非Earth Lodge森林度假营地;
3)运动康体模式,e.g. 南美罗赖马山、塔斯马尼亚的圣克莱尔河国家公园;
4)游乐狂欢模式,e.g. 西班牙萨鲁的冒险家乐园、德国鲁斯特的欧洲主题公园、英国国家森林迷宫。
点评:
可以发现,国外森林旅游开发模式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新奇,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其扎实的操作思路,1)重视规划设计;2)重视自然,旨在社会公益;3)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4)开展宣传教育,邀请公众参与公园策划;5)建设非常完备的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执法严格有效。
二、 国内森林旅游概况
1、 总体状况
1)我国目前发展森林旅游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植物园以及在自然保护区开辟旅游小区,其中,森林公园是主体;
2)截至2009年底,共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458处,总规划面积达1652.5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达到730处。
点评:
国内森林旅游大多脱胎于林场系统,最常见的操作手法是在原林场的基础上组建森林公园,“一个班子,两块牌子”,由林场作为投资主体进行基本的旅游开发。
自张家界1982年作为第一个森林公园批建以来,整个中国的森林旅游呈现两种主要的发展态势,一是总体上处于粗放的观光开发阶段,全国有数以千计的森林公园资产在沉睡,购票游客量徘徊于10万以下,亟需提升策划与商业运营;二是极少数资源品级突出的森林项目(如张家界)观光客群庞大稳固,且开始由景区向旅游区乃至目的地进行了升级,初步形成了泛森林产业集聚格局。
2、 三个阶段
1)起步启蒙阶段(1982年—1990年),批建数量少,资源观赏品味高,观光主导;
2)数量扩张阶段(1990年—2000年),批建数量猛增,资源观赏品级下滑,观光依然主导,休闲度假开始有所渗透; 3)系统升级阶段(2000年—)。休闲时代来临,森林作为生态休闲大本营,开始由观光向休闲度假系统升级。
点评:
从全局来看,前两个阶段已然完成,而第三个阶段其实刚刚起步,难度最大,基本上有条件有能力自主升级的均为极品级的森林公园,而绝大多数森林旅游项目则升级乏力,包括大都市圈周边的森林项目,亦是如此。
3、 四大困境
与一般旅游相比,森林旅游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给森林旅游开发带来了以下问题。
1)区位条件不理想;森林通常远离城市,且多位于山区,可进入性差,抵达综合成本高;
2)由于通常地处偏僻,基础设施条件差,导致旅游项目开发成本升高;
3)资源同质化普遍,尤其是相邻区域内的森林资源,动植物物种差别不大,“千林一面”,差异化开发困难;
4)开发范围与强度受限,建设用地指标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森林项目的商业价值和资本运作空间。
点评:
从横向比较来看,不同的旅游资源都有各自的“开发短板”,森林旅游资源也不例外,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恰当的策划规划与商业运作,将原本的“短板”转化为产品优势。
从商业运作角度来看,建设用地的普遍稀缺是一个核心的制约因素,这也正是策划规划需要解决和突破的核心课题之一,从操作实践来看,是可以做到的。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