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森林旅游 > 经验研究 > 理论研究 > 正文

中国林业:亟待挺直的“生态脊梁”

媒体:中国林业网  作者:内详
专业号:保护区资讯 2017/1/18 16:37:38

我国18亿亩耕地基本上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31.2亿亩森林却不能满足全国的木材需求。专家认为,落后的育林理念和技术,导致森林多种效能发挥不充分。在“重造林、轻管理”等落后经营理念、技术影响下,不少国有林场虽然是“生态建设的脊梁”,同时也成了“经济建设的包袱”。一些林业专家和国有林场负责人呼吁,为实现从林业大国向林业产业强国转变,亟需改变森林经营理念、技术,强壮“生态骨架”,提高林分质量。
  矛盾
  国家林业局组织完成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资源进入了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的稳步发展期,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但是,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林业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首先,我国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
  其次,我国林地生产力低,每公顷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9%。亟需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森林蓄积量、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潜力巨大。
  另外,森林有效供给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接近50%,木材安全形势严峻;现有用材林中大径材林木和珍贵用材树种少,木材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差距
  ——在德国,一棵直径80厘米的优质楸木可以换一辆宝马车;而在中国,通常十几亩地的木材也换不来半辆宝马车。
  ——德国森林面积只有1.6亿亩,相当于我国森林面积的二十分之一、我国国有林场面积的六分之一,但是他们不仅满足了国内木材需求,而且每年出口优质木材达600万立方米以上;中国拥有31.2亿亩森林面积,不仅没有实现木材的有效供给、形成应有的财富,而且林业自我生存发展能力非常有限;9亿多亩的国有林场的产出,不能保证4800个国有林场的正常运转和75万林业职工的工资开支。
  ——德国林业每年产值达到1000亿欧元以上,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高达3%以上,远超钢铁制造业的214亿欧元和矿产业的123亿欧元。
  ——德国森林公顷蓄积量高达310立方米,公顷年生长量为12.2立方米,年采伐量为每公顷8.7立方米,达到了“越采越多”的理想状态;而我国森林公顷蓄积量只有89.8立方米,相当于德国的四分之一,年生长量为4.2立方米,相当于德国的三分之一,可采伐的优质木材资源几乎枯竭。
  河北省木兰林管局局长徐成立曾到德国就森林经营管理进行过专题考察。看到中德林业巨大差距,他算了一笔账:“木兰林管局拥有10万公顷林地,如果按照德国森林生产率水平,我们局每年应该有80亿元的有效产出,考虑到降水等条件的差异,即使仅打一折,也应该有8亿元产值,但实际上每年可变现的产出不足5千万,只相当于德国的一百六十分之一!当然,差距大,也意味着提升空间潜力大”。
  到2008年,木兰林管局林业发展遭遇“瓶颈”:林龄持续偏小,平均林龄仅27年,中幼龄林比重占60%;产材径级持续偏低,平均胸径只有12厘米,可采伐资源面临枯竭;木材质量持续下降、价值降低,森林蓄积增长乏力,多年徘徊在500万立方米左右,陷入“资源危机、资金危困”的尴尬局面。这样的“瓶颈”,基本是我国国有林场现状的缩影。
  理念
  ——中国的林业教科书上说,40年的落叶松人工林已是成熟林,也就是说,到了40年,这样的落叶松就应该主伐利用了。而在德国,40年的落叶松被定义为幼树,基本到80年左右才开始主伐利用,长到100多年,树木生长量依然很高。德国资深林业专家斯匹克说,“通常情况下,树越大,生长量越大。”当他在中国看到40多年的落叶松被成片采伐时,他非常惋惜地评价说:“这是非常愚蠢的决策!”
  ——在中国林业生产中,生产单位没有把修枝当作提高木材质量的手段,所以不注重修枝工作。在德国,则特别重视修枝,他们通过修枝减少木材主干上的“疤瘌”,这样的木材加工成的板材会有漂亮的木纹,木材的商品价值大幅度提高;市场上,修枝材比不修枝材价值相差2至3倍,而且越珍贵的木材差价越大。
  ——在中国,高校的林业专业多数在教室里进行;在德国,林业专业课堂开在森林里。用斯匹克的话说是:“你要知道树的生命规律吗?那你就走进森林,去问问森林吧!”
  “我国传统林业的教科书主要是从前苏联学习借鉴过来的,几十年没有变化。”国内知名森林经营专家、中国林科院科技信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邬可义介绍说,“前苏联地域广袤,人口稀少,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他们重采伐、轻培育,与中国的国情、林情都相差很大”。
  弊端
  我国18亿亩耕地基本上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31.2亿亩森林却不能满足全国的木材需求。邬可义认为,育林理念和技术落后,导致森林多种效能发挥不充分。
  长期以来,我国的森林经营多采用以取材为目的的“皆伐”方式,不但破坏了森林环境,延长了森林恢复周期,还造成可采资源减少;我国普遍重视植树造林,不注重天然更新,又不注重科学抚育,使原始森林和天然林比重下降,造成森林生态功能弱化。
  “要么使劲砍,要么一棵不让动,在两个极端间来回摇摆”。林业专家说,大面积“皆伐”虽然带来了即时效益,但这种“剃光秃”的采伐方式无异于涸泽而渔,如果任由长期发展,不但大径级优质木材战略资源难以实现,结果还会使森林质量越来越差,公顷蓄积量和生长量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
  再如,生态公益林采伐强度不能超15%。实际上,有的中幼林每公顷株数已经超过5000株,甚至上万株,伐除15%远远达不到抚育目的;而对于每公顷株数不到500株的林分,伐除15%显然是超强度采伐。不同的林分却在使用同样的政策,政策滞后十分明显。
  在“重造林、轻管理,重采伐、轻培育”等“重两头、轻中间”落后经营理念技术的影响下,不少国有林场成为“生态建设的脊梁,经济建设的包袱”,不同程度地陷入“青山常在,永不成林”和“越砍越穷”的困境。
  变革
  通过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和自身存在问题的深刻剖析,自2010年起,河北省木兰林管局取消了“皆伐”作业,聘请德国专家和国内林业专家现场指导,最终确定了以“近自然育林”理论为指导,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为基本经营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科学营林,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徐成立介绍说,“近自然育林”就是按照自然规律,依托自然条件,借助自然力量,通过人为干预加速林木发育进程,培育接近自然又优于自然、功能完备质量优良的可持续经营的森林作业体系。
  “目标树”是指要长期保留、重点抚育、完成天然更新并达到预定目标胸径后,才能采伐利用的树木。
  随着中国“木材威胁论”的提出,建立我国自有的大径级优质木材战略储备基地迫在眉睫,而“目标树”正是培育高质量大径木材的有效技术途径。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就是在充分满足“目标树”生长条件的同时,关注目标树以外其他树木的生长发育,提高全林生长量、价值量和中间收益的育林方法。
  木兰林管局按照“近自然育林”理念,科学育林70余万亩。通过经营“目标树”和间伐干扰树等措施,“留优去劣”,使森林在持续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森林质量和生长潜力得到同步提高。其科学经营的成果引起国家林业局领导肯定,还吸引来自全国十几个省的林场同行前来学习。
  保障
  木兰林管局一些林业干部介绍说,主动放弃皆伐限额之初,确实一度导致林场资金缺口加大。
  为缓解困境,木兰林管局实施“以苗养林”的产业发展战略,五年来建设绿化苗木基地4万亩,培育绿化苗木600多万株,苗木年利润突破4000万元。
  徐成立说,“种苗产业”确实为木兰林管局弥补了因木材减产造成的资金缺口,为科学经营森林赢得了时间;仅仅五年,我们的森林经营走上了“越砍越有、越砍越优”的良性轨道。不过徐成立认为,木兰“种苗产业”的成功具有地域性和机遇性,所以这样的经验具有不可复制性,在“近自然育林”初期,确实要有持续的资金投入作为政策保障。
  专家认为,保护和经营,生态和经济,单纯地强调一个方面都不可取,如果方法得当,完全可以兼顾经济、生态、社会三种效益。“近自然育林”模仿自然又优于自然,成本最低廉,生态最稳定。推行这种理念切忌照搬照抄,一定要掌握核心,吸收其精华,因地制宜,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林情的全新技术体系、科学经营方式,从而实现森林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同时最大化,即森林整体功能的最大化。
  专家认为,国家对绿色GDP,不仅要考核森林覆盖率,还要加大林木蓄积量和森林质量考核权重。在这些前提下,把更多的经营自主权还给经营主体。
  张家口市林业局局长王海东说,“造林是技术,管护是艺术,植树造林只造不管等于零,科学经营管理才是对森林最好的保护。”王海东和一些林业专家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目前国有林区森林覆盖率几近饱和,再进行覆盖率的考核意义不大,应把反映林分质量的“立木蓄积量消长指标”作为考核项目,同时提高国有林场管理归属层级。
  展望
  “国有林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场,是中国林业的‘骨架’,也是生态建设的脊梁。”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巡视员王前进说,“通过科学经营提高林分质量,强壮‘骨架’,才能更好地发挥‘生态脊梁’的作用,从而使我国从林业大国向林业强国转变。”
  河北省林业厅造林处处长张书桐介绍说,河北有林地面积8700万亩,林木蓄积1.4亿立方米,其中147个省、市、县属国有林场林地面积800万亩,林木蓄积3500万立方米。“这表明国有林场以占全省9.2%的面积,产出了全省25%的林木蓄积,而且国有林场归属层级越高,林分质量越好。”张书桐说,“全省21个省属国有林场有林地面积约270万亩,占全部国有林场面积的33.75%;林木蓄积1700万立方米,占全部国有林场林木积的近50%。”
  “中国的森林质量较差,但如果科学经营,30至40年后,可形成总价值约为160万亿元的立木财富。”中国林科院研究院侯元兆说,“这还没考虑这笔森林资产的多种非木材产出,包括生态系统服务。迄今中国的2.8亿公顷(43亿亩林业用地),远未发挥财富功能、福利功能和安全功能。”
  专家推算认为,按照欧洲的数据,从1立方米立木到原木产品,再到一次加工产品(锯材、单板等),价值增加比例是1:4:15。也就是说,未来中国160万亿元的立木财富,可以变成640万亿元的原材料财富,再变成2400万亿元的一次加工产品财富,因森林平均年度产生的财富达60万亿元。(记者 王民 曹国厂)

  ■记者手记

续写“千里松林”千年传奇

  位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距北京300多公里、天津400多公里,南拱京津,北控漠北,不仅是阻挡风沙南侵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京津地区重要水源地滦河的源头。
  300多年前的清初,康熙皇帝北巡塞外,将这里评价为“万里山河通远檄,九边形胜抱神京”,钦定猎场,木兰秋狝。在作为清代皇家猎场的近150年间,自康熙至嘉庆的历代皇帝都曾严令“禁樵牧”“禁伐殖”,并派八旗兵勇严加看守。每次秋狝也只选择其中的10余围进行狩猎,以确保其余围休养生息,野生动植物繁衍恢复。
  但是,这里也曾因清末开围、民国战乱、日寇侵略,林海茫茫之地变成秃山荒岭。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整个承德市森林覆盖率仅为5.8%。专家忧心忡忡:如果不予治理,不出50年漠北风沙将“兵临”北京城下。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承德成立60多个国有林场,几代人可歌可泣的造林史诗拉开序幕。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这里的山岭重新染绿,将千年前的松林传奇重新延续。
  成立于1963年的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是河北省最大的国有林场管理局。50多年来,辖区内森林覆盖率由15%提高到85%,林木总蓄积量由不足70万立方米提升到556万立方米;建立的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河北省规模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木兰林管局新一代务林人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他们在对比先进找差距,谋划怎样让中国林业崛起。
  目前,木兰林管局探索出“以近自然培林理念为指导,以流域经营为载体,以目标树经营为架构”的全林经营体系。2011年以来,森林亩蓄积年均增长量超过15%,目标树单株蓄积年增长量超过20%,森林总蓄积超过600万立方米。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木兰林管局调研时指出,“木兰林管局的森林经营工作是全国的教科书,是一本活生生写在大地上的教科书。”(记者 曹国厂 王民)

阅读 2381

精彩推荐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