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森林旅游 > 观点评论 > 综合评论 > 正文

低碳理念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

媒体:网络  作者:佚名
专业号:森林旅游资讯 2014/10/29 14:45:46

加利福尼亚圣巴巴拉公园

圣巴巴拉公园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南部的泻湖一侧,是一座集生态恢复系统、防污染系统、物质循环系统为一体的低碳滨水公园。该项目荣获了2008年ASLA分析与规划荣誉奖。“这个项目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做大工程不一定需要大量的资金。要建造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相当不简单,但这个景观设计在整个工程中都非常注重细节,做得很好!”2008年 ASLA综合设计荣誉奖评审团评论。

1.1参照加州本土的湿地结构和类型进行恢复建设

范·安塔设计的湿地类型包括:恢复湿地(wetlands),一整年都是湿润的;春季沼泽(vernal marshes),全年大部分保持湿润;春季池塘(vernal pool),一种很小的水塘,一年中只有很短的时间是湿润的,这是一种重要且稀有的加州栖息地。为了保持景观的延续性,她用粗糙的灌木丛将其包围,以防止人们破坏。她还将整个用地进行分类,并增加表层土壤和来自本地种子库的乡土植物来重建健康的生态环境。她以遵从栖息地及其所在区域的自然生态结构为场地恢复出发点,地形的起伏设计基本则按照原有的地形地貌,避免过多的土方量改造。

1.2 管理来自附近宿舍屋顶和草坪的径流,保护土壤免受污染

范·安塔认为,排水方案应完全遵从场所自然的流动形式。她在设计中采用了一个双重运输系统,通过自然的水路引导较小的径流到泻湖,而较大的径流则被引导到地下,避免对生态沼泽和湿地网络带来污染。雨水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很大。大量的雨水不仅会冲刷和侵蚀土壤,使土壤肥力大幅度下降,同时还会携带来自建筑物的污染物质,使土壤受到富营养化 等威胁。而范? 安塔采取的这种分级处理方式,使较小的径流直接通过湿地进行净化,降低了处理污水的成本。有关质检机构对此项目的监控显示:生态湿地收集了所有的雨水,同时 降低了原来湿地内沉积的过多营养物质。这些沉积的富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海鸥、巨蜥的粪便和庭院草坪上的化肥。最初的检测表明,30 天的时间内,湿地内硝酸盐含量降低了90%,磷含量降低85%。这些沉积物都被湿地内的植物吸收,从而变为了肥料,解决了湿地系统 内土地富营养化的问题。

1.3在植物种植规划中采用本土已有的植物群落,并在道路边界种植观赏性较高的植物,达到功能与美化的统一在这里,生态学家和景观设计师产生了分歧。

在植物配置设计上,范? 安塔倾向于在满足环境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美观。她所设计的植物数量比当地自然群落中的要多一些,同时在土地的边界处考虑种植观赏性较高的植物。而生态学家却认为需将本地种子库的乡土植物苗进行繁殖,并用多种方式进行栽培,侧重以先前发现的黏草作为基础植物。虽然生态学家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但是作为一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交界的地带,不得不将人的因素考虑进来。场地植物的多样化,有利于人们认识自然,对自然生境产生美的认识,从而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1.4 将修剪的植物作为肥料循环利用,并在一年到两年内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持续

设计师强调整个湿地属于一个小型的自然循环系统,应当促进其系统内部的循环,而不是去破坏和阻碍它。例如,植物被剪掉的部分可以作为肥料用在别的地方。植物的生长、种植和杂草的控制,在建设初期需要日常的维护,灌溉只在最开始的一二个生长季节进行,旨在保 护一些敏感植物。而大约两年过后,当大部分的植物能够自我生存,就不再需要喷雾灌溉了。

1.5 在保护价值较高的缓冲地带用带刺的灌木,避免人的接近和破坏

生态恢复地区是允许人进入的,项目建设的一个目标就是避免在这个场地建栅栏。可以说,对人们活动的考虑成为项目的一个成功点。而在保护价值较高的地方,设计师有意采用了带刺的绿色植物创造的阻隔带,让人们远离那些敏感的生态地区。

公园通过恢复生态为低碳建设创造前提。场地在二战时期曾被用作军事基地,因此这里的土地表层土都被移除了,几乎没有本土 植物能够再生。通过保护敏感植物,且在修复过程中必须不时的除去一些东西,公园保证了大部分植物的自我存活能力。

当地的雨水是公园的主要污染源,这使得控制雨水的排放成为达到低碳的关键。方案创新式的选择用分级式的自然系统来解决雨水污染。学校宿舍楼顶上75%的径流交由校园中的生态沼泽地收集。径流沿着1 300英尺的生态沼泽地,在34个水池中进进出出,最后流到泻湖。

方案强调沼泽地的循环持续使用,包括对一些植物的修剪和阻止屋顶材料的聚集。植物的养分除了来自于天然和污水进入地下后由根茎吸收的部分,鸟类的排泄物还会经由与屋顶相连的管道直接被雨水冲刷下来再得以收集作为植物的肥料。

低碳的水净化模式。圣巴巴拉公园生态效益的成功得益于对雨水污染的自然净化。这种做法将自然系统当作海绵过滤器,一部分吸收了雨水作为该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另一部分转移了雨水对城市主要供水系统的污染。而后滩公园的项目推行过程中,采用了湿地土壤、微生物过滤、生物膜等新技术。低碳的时代,人们不能过分依赖污水处理厂,也不能期待自然快速修复。上述几个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可持续的、低碳的净水方式,它们定会成为未来公园净水的发展趋势。

激发公众参与模式。圣巴巴拉公园在生态恢复地区的做法是:避免建栅栏,允许人的通过。即便在保护价值较高的地方,也只是运用植物创造的绿色栅栏让学生们远离缓冲带。恢复计划中的人力主要用于生长的植物、种植和杂草的控制。人类对自然的关系从占有控制转向协助,以期从修复过程开始就营造人和自然系统共生的发展关系。对人们活动的考虑成为项目的一个成功点,被证实非常有效。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后滩公园,坐落于世博园临黄浦江东岸一侧狭长地带。2010年,后滩公园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大会大奖———杰出项目奖。和传统的处理方式不同,后滩公园建立了一个自然做功的水质净化模式。具体过程是:1)从黄浦江引入水源至后滩河道。2)流水通过堆积的碎石渣墙体形成瀑水,通过墙下种满各种净水植物的梯田顺流落下。3)江水流经1 000多米长的内河湿地,利用梯田高度和植物高低的落差逐级下渗,经过层层过滤,得到净化。4)而在之后的净化环节中,设计师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生物净水膜技术,每2年~3年更换一次膜体,使得整个的生物水系能够自然运行,不需要过多的人工干预。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湿地公园的设计面临六大问题和挑战:

第一大问题,后滩地区保有上海市区、黄浦江边仅有的一块天然湿地,它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目睹着黄浦江畔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如何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脉、满足多重体验需求?

第二大问题,如何保护、恢复与重建生态湿地?

第三大问题,世博会期间人流量特大且集中,设计日流量为40万人次,高峰日流量60万人次,极高峰日流量80万人次。而场地内的合理容量在2.66万人,极限容量在3.78万人,且场地南部临接世博园区西入口人流等候广场,场地中部的水门码头是世博园南区唯一的水上门户,场地东部则联系世博园区中心绿地,如何解决世博期间人流等候与疏散问题?

第四大问题,依据世博园区总体规划的防汛设计要求,防汛墙的设计标高为千年一遇的防洪标准6.7米。而黄浦江的平均潮位为2.24米,平均高潮位3.29米,平均低潮位1.19米,防洪标准与黄浦江水位之间的高差多达5米左右,如何解决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湿地之间的高差问题?

第五大问题,世博会期间和会后场地的功能定位发生了变化:会时的功能定位偏向于安全疏散、游憩等候等功能的世博绿地,会后则突出湿地保护、湿地生态的审美启智和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城市湿地公园。如何满足会时与会后场地的双重需求?

第六大问题,如何运用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营建后滩湿地公园? 后滩公园设计了一种弹性的防洪墙。这种墙体最特别的是,它允许被全部淹没。当洪水来时,整个湿地可以作为一个缓冲地,减少能量和对城市的冲击。当洪水退去,防洪墙再次恢复湿地功能。

为综合解决以上六大问题,提出以下六大设计对策:

第一大设计对策:四种文明串写场地脉络。方案采用立体分层布局的方式,以后滩地区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禀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景观层、工业文明遗存层和后工业文明体验层四个功能层次,由此叠加形成场地的总体功能布局。

第二大设计对策:三带一区建构湿地基底。方案以“双滩谐生”为结构特征建立湿地体系,共由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四个部分组成。

第三大设计对策:三场九园、步道网络编织交通体系。方案以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和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共同形成场地的交通网络。三场:分别为西端“空中花园”广场(通过改造利用工业建筑形成),中部水门码头广场,东端漂浮的花园(与会展区相联系)。九园:在场地中建立多个艺术“容器,”形成多重体验空间。以网络的形式构建步道系统,串联各个体验空间,形成亲切自如的人行交通系统。

第四大设计对策:梯地禾田梳理场地高差。方案利用场地农耕文明景观层的梯地禾田来消解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内河净化湿地之间的高差。

第五大设计对策:弹性设计满足双重需求。本着节约资源、会后尽量少的改动原则,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会后的利用,在功能建筑体和公共服务设施、铺装场地等相关方面进行会时与会后的弹性设计。

第六大设计对策:生态理念引领技术航向。生态与人文理念贯穿于后滩湿地公园的全部设计过程,主要体现在再造湿地公园的相关措施与技术方面、场地工业遗存保护再利用等的相关措施与技术,以及其他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措施与技术等。

3 结语

对于低碳问题的探讨看似是技术问题,其实也是社会问题。高碳是城市社会、经济、市民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低碳的建设也离不开这些因素。

城市公园作为市民日常活动的最主要公共空间之一,也作为城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结合的灰色地带,应该率先将低碳理念融入公园设计之中。

纵然,这个过程需要相当的耐性和毅力,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市民物质条件的不断完善,市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园的建设必将迎来崭新的机遇,低碳理念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也必将更加广泛。

阅读 1581

精彩推荐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