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森林旅游 > 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 正文

洣水科普大讲堂 第131期 人文衡东——星光灿烂|彭浚:岳麓书院唯一的状元

媒体:原创  作者:洣水湿地
专业号:洣水湿地 2020/2/12 9:28:07

岳麓书院,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称千年学府。大门边那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对联,一直让湖南人引以为傲。

~~

▲彭浚画像

而让岳麓书院最为自豪的是清朝状元彭浚,因为他是岳麓书院培养出来的唯一状元。据说彭浚高中状元奉旨回乡省亲,岳麓书院张灯结彩,师生扬眉吐气,饮酒赋诗三日三夜都不停歇。

彭浚( 1769—1833),今衡东县珍珠乡黄梓堂村人。该村距衡东县城十公里,至今还保留着彭浚状元府和彭状元祠,这些建筑虽然历经岁月和风雨的侵蚀,但透过历史的沧桑仍可窥见当时的荣耀和尊贵。1991年,彭浚状元府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衡东县人民政府拨专款修缮状元府。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彭浚自幼聪明好学,四岁入塾,六岁便能吟诗作对,二十岁补博士弟子员,三十一岁中举人,三十六岁高中状元。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彭浚历任翰林院修撰、实录馆纂修、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内阁侍读学士等清贵之职,曾一度做过先为太子后为道光皇帝旻宁的老师,故有“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之说。彭浚擅长诗文,著有《赐砚堂诗文集》《赐砚堂进呈录》《赐砚堂今古文》《闽辂吟集》等,是当时文坛上的领袖人物。他精通书法,楷书集众家优点,具有稳重、端庄、大方、俊秀等特色,曾存有不少诗联和小楷字帖如《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为世人所临摹。他书就的堂匾“勤、俭、敬、恕、忍、让、公、和”八个大字苍劲有力,至今为后人保留。

微信图片_20200102104816

▲彭浚状元坊·何为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彭浚状元的多才善对。如今,衡东民间还流传 着许多关于彭状元对对联的趣闻。

趣闻一:早在家乡寒窗苦读时,当地渔夫李三以渔舟为题出一上句:“轻舟如梭,编织江中锦绣。”

“宝塔似笔,倒书天上文章。”彭浚拿惜字炉即兴造句,出口成对。

趣闻二:衡山县城郊聂翰林家的五少爷在水塘边玩耍,触景生情,口占一句:“水本无愁,因风皱面。”

“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彭状元朝白雪皑皑的衡山祝融峰一望,应声而答,安帖工急。

趣闻三:相传彭浚到奉天府任职,正逢雷雨大作,地方官员想见识见识他的才学,便在迎候坊的右边,贴出一联的上句:“大雨滂沱,洗尽街头迎学士 ”

彭浚不假思索,提笔就在左边书就了十一个大字:“惊雷霹雳,打开天幕看文章。”见状, 地方官员个个伸出大拇指,交口称赞。

微信图片_20200102105035

▲彭浚作品

趣闻四:嘉庆皇帝曾问:“彭浚, 你家在哪里? ”

彭浚含笑回答:“头顶采霞峰,脚踏双凤桥;前有珍珠堆,后有银珠岭;左有金花桥,右有银花桥。小臣住在王子塘。”

趣闻五:同朝为官者有意为难彭浚,说在衡州府地,连出几联,当地无一人启齿应对。彭浚却胸有成竹,要官员细细道来。官员说,在回雁峰前,问一挑大粪的农夫:“宝塔尖尖,一耸七层八角。”可农夫手一挥,不辞而别。

彭浚哈哈大笑道,农夫是以手代言,他的意思是说:“手掌平平,五指两短三长。”

官员“哦” 了一声,又说在青草桥请一少女应对:“青草桥,青草鱼,口衔青草。”少女并不理睬,只顾自己摘一朵黄花插到头上,转身就不见了。

彭浚又说,人家一个黄花闺女,怎能随便同陌生男人说话呢?她同那位老农夫一样,也是用形体动作在答对:“黄花地,黄花女,头戴黄花。”

彭浚聪颖好学,文思敏捷,即兴应对,堪称对联大家,誉满神州。

嫉恶如仇造福桑梓

彭浚嫉恶如仇。他巡视衡州府时,耳闻一绸缎铺老板“以开店之名,行聚赌、嫖娼之实”,便以“人情尽在两条腿,衣食全靠一口田”的对联揭其老底。这老板羞愧难当,悔过自新。

道光年间,彭浚巡视郴州,耳闻宜章知县鱼肉百姓,无恶不作,便打轿回郴州,决心申奏严惩。巧的是回郴州的路上恰与宜章知县相遇。知县坐的是大轿,仪仗开路,衙役、打手前呼后拥一大溜,耀武扬威。彭浚故意将小轿停放路心。一贯作恶多端的知县,哪容得下小轿挡他的路,即令衙役动手掀翻小轿……彭浚不慌不忙从轿里亮出“天子门生,门生天子” 的红纸灯笼,走出轿来。知县吓得面如土色,冷汗淋漓,赶紧磕头求饶。彭浚不动声色说:“你不是嫌这条路窄了吗?你自己出钱把路加宽就行了。”知县心领神会,连忙磕头谢恩,马上将自己搜刮来的不义之财捐出,把宜章到郴州九里山路拓宽修好。据说,这条古道现在还在。

彭浚家境并不富裕,中状元后才结束食不果腹、衣不御寒的清贫生活。但他崇尚简朴生活,为官数十年,淡泊明志,“自奉节俭,一丝一粟,备深顾惜,非宴宾客,食无兼味”。彭浚严于律己,为严肃家风,亲书“勤、俭、敬、恕、忍、让、公、和”八个正楷字,镌刻成匾,悬于堂上,作为后嗣族裔必守之庭训。

彭浚厚以待人,乐善助人,每遇公益事业,便慷慨解囊,“于济人利物之事,无不慷慨为之”。他视学奉天,见到是露天考棚,考生备受日晒雨淋之苦,便慷慨解囊,援建了东西考房,添置了40套课桌椅。1832年,彭浚因患脚疾,奏请辞职,奉旨回原籍疗养。他辞归故里后,将多年积蓄尽数倾出,置义田218亩,又购义房,办起了 “成文公所”。房屋供贫困生住宿,田产收入作为穷困考生参加乡试、会试的来往旅费。他发自肺腑地对 家人说:“人不可徒作’自了汉’,吾谋此举已多年,差幸初愿之克偿也。”又说:“人之好善,谁不如我,在力行何如耳。”

1833年,彭浚在家乡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阅读 5713

精彩推荐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