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森林旅游 > 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 正文

小小“黄毛粘”让脱贫户越干劲越足

媒体:原创  作者:朱湖国家湿地公园
专业号:朱湖国家湿地公园 2020/9/13 12:58:27
213
陈伦安开着他的拖拉机喜收水稻

(湿地中国通讯员 丁中秋  万清平)“稻子熟了,收割机在地里收割,我这就去拉谷子到场上晾晒。”9月13日,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祝站镇武庙村60岁的贫困户陈伦安家门口,橘红的太阳从东边树林子照过来,映得他和他的“雷沃” 牌拖拉机红彤彤的。他爬上驾驶室,在“突突突”的机声中大声对我们说完,就兴冲冲地出发了。

陈伦安是村子里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他因患肺癌动过手术,妻子患智力三级残疾,儿子智力二级残疾,一家三口仅靠低保和种点口粮田过日子。还有一位84的老母也要靠陈伦安赡养照料。

有谁想得到呢,陈伦安在驻村扶贫干部陆艾华、刘红华等人的帮扶下,用3年时间,硬是把一个病残的家庭,带上了致富路。

2018年底,孝感市住房和建设局驻村工作队长陆艾华和孝南区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长刘红华到陈伦安家走访,得知他有种植水稻的专长,就鼓励他种植产量好、效益高的优质稻“黄毛粘”,希望他家多赚点钱。

“黄毛粘”是湖北孝感朱湖国家湿地公园区域一种传统的优质水稻,以米香醇厚、色泽晶莹,米饭甜糯、入口沁脾而闻名遐迩,俗语道,“黄毛粘,糯又甜,一人吃饭三人添。”经济价值很高,但由于产量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几近绝迹。

陈伦安当时根本不相信:“我种了一辈子田,从没见过种田能赚大钱,够养家糊口就不错了。”

为打消他的顾虑,工作队将他带到孝南区陡岗镇香润公司参观,学习种植、销售“黄毛粘”的经验,了解市场行情,让他开阔视野,转变思想观念。陈伦安看到市场前景,在心里一盘算,就有些心动。

但“黄毛粘”不同于一般的水稻,生长周期长,对水源要求高,武庙村又是有名的旱包子。为解决这一难题,2019年初,工作队将全村水利建设列为优先建设项目,先后硬化水渠2100米,挖塘24口,打深井4口,对泵站进行维修,改善了生产条件。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陈伦安2019年流转土地30亩,他每日6点起床后就下地,干完农活回家吃饭,再赶到工地打工,下午工地下班后,又下地管理自家稻田。他边吃药、边劳动。累了,歇会,有劲了接着干。

工作队主动联系孝南区农科所送给他“黄毛粘”种子175公斤、化肥750公斤,还多次邀请农技专家汤俭民到村,从下秧、栽植、除草、杀虫、灌溉、收割一条龙保姆式服务。第一年就丰收啦,30亩“黄毛粘”亩产达450公斤以上,仅此增收6万多元。年底一算账,笑得鼻子眼睛要分家,他拿出一小部分钱,购置了一台二手”雷沃”拖拉机,配上耕地装置、拖斗,不但解决了自用,还优惠价帮乡亲们耕地和运送农资。这一年,他们家彻底甩掉了穷帽子。

增收了,脱贫了,陈伦安不忘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种植“黄毛粘”。他送种籽、传授技术、贴劳务,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奔富路。第二年,全村30家农户、贫困户种植“黄毛粘”面积100多亩,形成一定规模,成为武庙村的主导产业。

陈伦安尝到产业致富的甜头后,继续开拓增收门路,今年又承包鱼塘26亩。智障的妻子在家也没有闲着,利用房前空地养了32只鸡,2只鹅,一年下来,也有5000多元的“庭院经济”收入。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陈伦安还是充满信心,他笑眯眯地说:“今年的种植、养殖及打工收入可达到10多万元哩!”


214
陈伦安在渔池边割草养鱼

 

阅读 1636

精彩推荐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