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森林旅游 > 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 正文

人文舂陵(人文篇)——舂陵民俗多姿多彩尽芳华

媒体:原创  作者:湖南桂阳舂陵国家湿地公园
专业号:湖南桂阳舂陵国家湿地公园 2019/10/8 9:44:51

文化习俗

戏曲  

唐宋以来,桂阳作为全国重要矿冶之地,在富庶的经济基础的有效支撑下,文化艺术也很快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民间娱乐、游戏,堪称高雅。自古素有唱歌、“耍调”的习惯。新娘出嫁,坐歌堂唱伴嫁歌、跳伴嫁舞;治丧出殡,通宵达旦唱丧歌;男女谈恋爱唱情歌;劳动生产唱山歌。词曲出自民间,代代口耳相传,浩瀚如海。明万历初年(1573年),昆曲戏班从安徽、江西经湘江入舂水,从桥市上岸进入桂阳,给桂阳文化的发展带来一次崭新的机遇。明末清初,江浙到桂阳为官者众,对昆曲在桂阳的流传起到了重要作用。清兵南下时,诸多昆曲艺人南逃至桂阳,桂阳昆曲渐成气候。桂阳成为一个文化艺术相对发达的地区。昆曲艺术在桂阳的传承与发展,并衍化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桂阳昆曲——湘昆,就说明了桂阳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舂水沿岸的人们过年过节,各村搭台唱戏、演对子调,舞龙、舞狮、赛龙舟等,丰富民众业余生活。明末清初,昆剧、花灯戏已流行全境,其后祁剧、湘剧登上县内舞台,演戏娱乐之风遍及全县城乡。昆剧、花灯戏流行全境,其后祁剧、湘剧登上县内舞台,演戏娱乐之风遍及各乡村,几乎每个村落都有戏台,或是建造宗祠内,或是露天戏台。
1

赛龙舟  

桂阳赛龙舟的竞技游艺始于明代,声势浩大,一度成为官方活动。地点多在县城北郊的龙潭和舂陵江。旧时,桂阳……一带,用竹篾作胎,糊上彩纸,做成龙头、龙尾分置船首尾竞赛,舂陵水沿岸的三都、长江圩、乌石渡、舍人渡、瓦窑圩、刘家圩、雷家坪、瑶溪、黄田圩、观音阁等地,均有赛船的传统。据当地老人称,舍人渡江面的龙舟大赛,一年两次,分别在端午节和中秋节举行。参赛船队以村组合,每只赛船28人,其中挠手24人,舵手1人,鸣锣击鼓各一人,指挥一人。划船者分排坐在龙舟中央,每人拿一船桨,在保持船身平稳的前提下奋力划行。船头有一人拿彩旗指挥,船尾一人拿鼓,击鼓振奋士气。赛船由舍人渡下水,往上游划至银河圩太平,然后折回顺水往下划,至樟市的刘家山,再逆水向上划至原地舍人渡为终点,先到者为胜。如输者不服,可邀请胜者重赛一次,且可在赛船内换人。赛船之日,舂陵水沿岸男女老少,身着新服,梳妆打扮看热闹。比赛开始,赛船上鼓声隆隆,桡声哔哔;两岸观众,掌声雷动,呐喊助威;挠手奋力拼搏,指挥旗帜迎风飒飒,赛船飞速前进,颇显楚风余韵。

舞龙  

舞龙又叫龙舞,龙是农耕民族的图腾。古代,人们认为雨是龙所施,龙动生风,龙行生雨。人们求吉祥,祈喜雨,就舞龙。年深月久,逐渐演变为群众文化活动。

龙,按表演时间分,分日龙、夜龙;以制作材料分,有布龙、纸龙、草龙、金瓜龙、板凳龙……日龙、夜龙,节数为单,七节以上。

日龙表演时,大锣、大鼓、唢呐、大钹伴奏,宝珠领前,引龙表演。围观群众燃放鞭炮,打着唿哨,欢声沸腾,气氛热烈。夜龙,夜里玩耍。出动前,将炼茶油加硫磺浸纸筋点燃,插在每节龙级斗灯内,敲锣打鼓,再进行表演,进行游玩。村民看阵势,观灯景,喜笑颜开。

草龙,是少年儿童的一项主要游艺活动,表演套路仿效布龙的,比较简单。少年儿童,雨天无事,聚集一起舞龙,晚上常常舞龙。还有两个舞龙时节:暑日和分龙日。每年逢暑日(二十四个节气中的小暑、大暑),舞龙“赶暑”,意为“赶走酷暑,迎来清凉,赶走热鬼,人人健康。”举着草龙从村里走到村外,过田野,到河(溪)边,把草龙烧掉,盼它化变真龙为民降雨降温纳凉。

舞龙,自秦汉以来,流行全国。桂阳舞龙,渊源很古,明清盛行,民国甚之。解放后,舞龙风气时起时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春节期间各地舞龙活动普遍。如今,樟市龙队参加市、省比赛,舞得精彩,多次获奖,名声远播。
2

金瓜龙舞   

盛行于舂水浩塘段的菖蒲村,起源于南宋宝祐年(1253)间,盛行于浩塘菖蒲村,金瓜,即南瓜,当地人称为“金瓜”。初时,先祖组织村民举着火把到田间、地头、村尾各处游走,一边吆喝,一边摆动着火把,意欲驱赶野兽。此法沿用了数年后,先祖发现金瓜藤的生长特性。于是组织村民在所有庄稼地及村庄周边全部栽种金瓜秧,庄稼成熟时,金瓜藤蔓也将成熟的庄稼和整个村庄严实的包围起来,并结有密密麻麻大小不等的仔金瓜。村民每晚只需将点燃的香插在金瓜上,无需举火呐喊,四处游走了。插满香的仔金瓜,在成熟庄稼的周围,形成了一道延绵数十里的香火墙,有效的保护了村民农耕果实和村民的人身安全。从此,这种方法沿用了数百年,进而慢慢变成一种民间民俗文化——金瓜龙舞,成为菖蒲周氏族门纪念性活动。

为了缅怀先祖,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天,菖蒲村民将其定为纪念先祖除魔降妖,保民护丰,舞金瓜龙的日子。白天各家各户到自家的地里摘来碗口大小的嫩金瓜,为晚上的纪念活动做准备。戌时(晚7—9点)村民自发地在村口的大坪上点燃篝火,随着一声长鸣的牛角号声纪念活动开始。人们身着彩服,脸抹锅底灰,手拉着手一圈又一圈地围着篝火跳着原始的驱魔舞,伴随着一声声短促而铿锵有力的豪吼,又一次地拉开了沿袭了数百年纪念先祖伟绩的帷幕。随着牛角号的再次吹响,人们有序的围火占香,将点燃的香插在自带的金瓜上。村民手举着金瓜,一个接着一个,保持着一定的间距,人数不限,男女勿论,老少皆可,跟着龙头,听着指挥,大家一起有序地舞动,游走于田间、地头及村庄四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古式硝铳不时发出震耳的轰响,一时间古老的山村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千人长龙,随着人们有序的舞动,如同蛟龙翻滚,火龙腾跃,其型栩栩如生,令观者惊叹不已。尤其是夜间远处眺望,宛如一条香火巨龙横卧田间,甚是壮观。2007年,“金瓜龙舞”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成为世人瞩目的宝贵文化遗产。
3

耍狮子  

龙、狮子,在农村中是吉祥物,希望在新的一年普天之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过去的年俗中,是较为盛行的文娱活动。

狮子的狮头是竹和纸做的,狮身是布做的,耍狮的只有两人,一人舞狮,一人扮回回(土语,实际上是猴子)从正月初一开始,就到周围各村去舞龙、耍狮。一直要玩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止。每个舞龙、耍狮的队伍中,选一个村中德高望重的人,负责发贴,确定到那个村去,他走在前面。村中接贴后,派人到门口,放鞭炮去迎接,表示欢迎。每次耍狮半小时左右。舞龙、狮后要唱对子调,由十四、五岁的小孩扮演,一个扮丑角,一个扮小旦,唱“正月拜年”小调。对子调单龙一对,双龙两对。狮子耍完后,就是打拳、舞双刀、棍棒等。故农村青壮年人,就会武术。如晚上在村中留宿,耍狮、舞龙的则要唱一到两回本地花鼓戏。舞龙、耍狮时,双方面都要题四句(诗)一般是四句,根据情况也可以八句、十句,但必须押韵。

打渔鼓  

这是一种多以盲人口头说唱的艺术形式,也是民间艺人通过说唱倾诉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的一种形式,因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所以,民间百姓颇为同情渔鼓艺人。

桂阳民间打渔鼓,流传时间最少也有三四百年了。相传,在明末清初年间传入桂阳,起初是一些盲人根据自己自幼听说过的一些神话故事和民间传奇,充分发挥自己的“口功”特长,利用算命时的诵颂腔调和乞讨者沿街叫化的唱腔,用竹筒蒙上鱼皮作乐器,开始走村串乡,边唱边乞讨。民国时期,境内部分家境窘迫或是其他的残疾人也竞相效之,以打渔鼓乞讨为生。说唱的内容有编排话文,演绎历史,说唱故事,摹拟许多角色,使之形象生动,从而,渔鼓词就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口头说唱艺术在民间流传开来。还有的艺人根据自身遭遇即兴创作,采用悲凉的腔调,述说悲惨的身世和世间的不平。

在桂阳民间,渔鼓曲调主要是以昆曲为主,旋律流畅,节奏变化快,并与地方语言结合较紧,加上优美动听的曲调,使得方言方语表现力丰富。伴奏时更以盲人的技巧敲击渔鼓,时快时慢,所以感染力也不尽相同。

被称作渔鼓的乐器,鼓皮并非用鱼皮最好,后来有人采用蛇皮、猪板油皮来制作,其音响为最佳,便纷纷效之。

渔鼓的表演形式多为边走边唱。演唱时,左手怀抱渔鼓,右手中指顶着一枚铜板击打竹筒,双手配合,敲击出“砰砰扎砰扎砰砰”各式各样的鼓点声。说唱时用方言,声情并茂,夹叙夹议,风格古朴优美,通俗易懂,平淡之中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里面还有许多民俗文化的流传口语,给人启迪,催人奋进,加上方言衬词、叹词、语气词,以及运用男女老少和各种性格人物语气的摹拟,每唱至动情处,能使所有的听众回肠荡气,同喜同悲,同感共怒,感染力极强。

新中国成立后,渔鼓艺人不在打渔鼓乞讨,但是,经常即兴创作渔鼓词描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劳动习俗

捕捞习俗  

捕鱼是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方式之一,自古以来,人们执竿临水垂钓,小孩下沟渠捕捉鲫鱼、虾蟹,或是翻挖水田捕捉泥鳅、鳝鱼,怡然自得。民间捕捞使用的传统工具有木船、摇盆、鱼网、扁篓、毫子等。此外,针对不同的时节和水域,使用不同的捕捞方式和捕鱼器具。清乾隆年间,舂陵水捕鱼业旺盛。后因州吏苛收渔税,迫使渔丁逃散,州衙训导欧阳至作《渔丁歌》,有“屠蟹求肠空受苦”“破家荡产半逃走”之句,官府感其言,赋税稍减,捕捞业再度兴旺。清同治《桂阳直隶州志》记载:“大牛濑多美鱼。居民侯霜晨夜竞集,缘岩临矶,挺叉拖罟,课获举效。挚三牵两,华鲂素(即鲢鱼),岁收万亿。每届其期,则鱼子鸣桹,乘风罗月,空山扣响,碧水微腥”。民国时期,如此捕捞盛况犹可常见。

鱼类养殖  

桂阳鱼类品种达百余种之多,鱼苗繁育历史悠久。舂陵江畔,自古就有在舂陵水设鲤鱼天然孵化场,从河中采鱼籽的传统习俗,至今犹存。

每年“谷雨”后,采鱼籽的人家就会在舂陵河边私有水域投放饵料和水草、树枝,引母鱼来“拍”子。一般来说,一处安放水草、树枝的地方,可以采到少则几十万尾,多则上百万尾的鱼籽。沾满鱼子的树枝宛如挂满晶莹透亮的小珍珠,一个个无声的小生命孕育在柔柔的包体中。养鱼人则以稻田、鱼塘为基地,繁育采来的鱼子。鱼子成苗后,渔民挑起专用木盆,走乡串户销售育苗,每年获利颇丰。

1954年,在舂陵河畔首建第一座小二型水库(仙岛水库)既灌溉又养鱼。以后,水库陆续增加,至1980年,全县水库达182座(含欧阳海水库),水面8万余亩,其中可养水面5万余亩。1986年,县政府将欧阳海罐区库汊渔业开发列为“七五”建设重点项目,试行围堤拦放养,试验网箱养鱼。20世纪90年代以后,水库多为个体户承包养鱼。

传统美食

神仙鱼  

古时,这里属桂阳郡之北乡,从城北“接官亭”出发沿官道行12公里便到舍人渡,旱季江面很窄,有时不到20米,苏耽母子在满竹塘村定居后,与当地的百姓一起生活与耕耘,雨季涨水,沿岸土地肥沃,很适合作物生长、人类生活,再加上水运方便,是“鱼米之乡”。

苏仙母子栖居仙到村,常以鱼虾佐食,母亲将苏耽捕获的草鱼切成块状,先将鱼块用盐、少许酱油浸泡10分钟,放些姜丝、八角、米粉,用油煎到两面发黄,并撒上米粉,倒入井水焖2-3分钟即可。此法后为村民效仿,遂成当地特色菜肴。苏耽得道成仙后,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将这道菜称为“神仙鱼”。

翻皮豆腐  

源自舂陵湿地公园流域的洋市、团结圩一带乡村,至今仍是红白喜事酒席的第一道菜。其关键是在制作豆腐时,加入生豆浆。这种加入生豆浆的水豆腐,油炸时,能炸成空心,如同一个荷包。

翻皮豆腐的馅料,用粉丝、面粉、蘑菇、肉末等加香料调成糊状,其优点是灵活性大,猪肉的分量可以根据经济情况或多或少。将炸好的空心豆腐翻过来,形成一个小口袋,再往里边塞入馅料,入油锅炸成淡黄色起锅,装盘备用。食用时,在面上放些猪肝、肺片,上甑蒸熟即可。若沾点农家自制的辣酱,入口鲜香,回味无穷。
4

饺粑  

饺粑是桂阳人特有的叫法,形状如同一艘小船,应属航运盛行时期的食品。吃饺粑的习惯不知可以上溯到哪个年代,旧时,百姓人家一般只在元宵节、清明节、立夏、中秋或孩子满月等特殊日子才做饺粑吃。随着生活的富足,成为日常食品。桂阳饺粑有晶莹剔透的靓色,五味俱陈的门类,皮薄酿多的质量,圆、扁、半月的形状,香喷诱人的口味。

“股子” 

股子是猪四肢与身体的连接部位的那团肉,环切下来,重约一千克,连皮带骨,有肥有瘦。一般切成圆形,象征团圆。南半县人叫“膀”,北半县人叫“股子”。在大席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都是第四道菜,上菜时,还要鸣锣鼓,有的乡村习俗还放鞭炮。

做法也有讲究,先加盐、姜片和水炖。煮熟后捞出沥干,用酱油、红糖浸泡造色,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再上甑蒸,直至酥烂。

经过这几道程序的“股子”,香、脆、肥而不腻。上了餐桌的团子肉一般不用刀,只用筷子扒拉。餐桌上都会提前备有用酱油、辣椒、蒜叶末等佐料拌成的辣酱,寓示“四季红运”。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选择吃原味,或是沾辣酱料再吃。

肉丸子  

肉丸子是桂阳人每逢喜庆佳节必上菜肴,意寓团团圆圆的特产名肴。相传,三国时,赵子龙计取桂阳郡后,刘备、孔明亲临桂阳祝贺。桂阳人仰刘备仁德,在刘备等人用膳时,献上一碟本地传统手工肉丸子,三人看到这丸子色泽金黄,浑圆如珠,尝后,连声叫好。

做油炸肉丸子,首先要选肥瘦合适的前腿猪肉,洗净用刀背拍烂,剁成肉泥,伴食盐、芝麻油、生抽等佐料腌制10~15分钟后,把肉泥捏成一小个一小个肉丸。其次选用土鸡蛋、鸭蛋,按1 : 4的比例打入碗内,用筷子一边搅拌,一边加入面粉,搅成糊状。

食用油入锅炼开后,把肉球扔进蛋糊里打个滚,用筷子夹起放进专用的小铁勺,迅速放到油锅中炸。炸熟的肉丸子直接吃,外皮酥脆,还有蛋、麦的浓香。也可放入冰箱保鲜。食用时入锅加汤水煮热,再加入葱、姜调料即可。丸子吸入汤的味道,吃起来又是另一番风味了。

酿豆腐  

酿豆腐即是“有肉馅的豆腐”,桂阳寄予酿豆腐“荷包满,赚大钱”的招财进宝之意。

相传,桂阳一直是外界传闻的“仙乡福地”,因而引来很多寺僧和尚来桂阳开山建庙。明朝时矿工起义,其中有和尚参与。因战伤者体弱,百姓送肉济养。而和尚忌食肉,因此有人把肉藏匿在豆腐里面,外表油炸成金黄而食,既遂了佛家愿,又圆了百姓心,于是产生了酿豆腐。

豆腐是黄豆浸泡磨浆、加石膏水等工艺制成的水豆腐。馅料取新鲜猪肉剁细,拌盐、蘑菇、葱等佐料。把沥去水分的水豆腐切成稍扁的方块,逐块放入锅中煎或是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即捞出,待稍冷后,划个口子塞入肉馅。食用前,将酿豆腐放置锅内,加入用味精、盐、酱油、猪油等调好的上汤煮沸,至汤汁略干即出锅。

酿豆腐外表金黄,内质嫩白,肉馅在豆腐的包容下焖熟,味道鲜美、芳香浓厚,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相得益彰。由于馅料可以多元化,还能做出各式各样、不同风味的酿豆腐。

油货  

油货盛行于出产茶油洋市一带,后传播县内城乡。方言“油货”是为油炸小吃,是舂陵河畔村落的传统小吃。逢年过节,农家人用糯米、黏米粉制作油炸麻花、花根、丸子,圩场的小摊上的炸油米焦、炸米焦粑等,无一不受人们的青睐。油炸小吃的品种也非常多,可以炸不同类型的食物。洋市镇一带的人们还喜欢把炸出来的食物裹上糖稀、辣椒、芝麻、香油等调料,口味特佳。
5

糍粑  

糍粑是境内农民向来有制糍粑的习俗。每年冬至后,家家把糯米舂白、蒸熟、抖烂制成大小不等的圆饼形糍粑,有的还在其上面用红水印上田字花或米字花。糍粑各家多少不一,多的千余块,少的百十块,即使困难户也会借糯米制点糍粑,视为“跟伴”。糍粑制好晾干后,置缸内用冬水浸泡,至来年春夏不坏。用来自食或待客、送礼,出门远行随身携带,烤热即吃,方便省时。在家的吃法有加酒糟煮汤的、有用油糖煎炸的、有拌豇豆焖熟的等等。此习俗在县内乡村一直未变。

粽子  

粽子俗称粽粑。桂阳人多是自己采粽叶或买粽叶自己包粽粑。粽子的样式各不相同,有用粽叶包糯米成圆柱形,用绳子扎紧的叫枕头粽;用粽叶或苇叶包糯米,用带子扎成四方形的叫方粽。惟桂阳的粽子是圆锥形的,下底部三个角,上部一个角,形状优美。制作时,先用糯米浸泡几个小时,再用清水洗糯米加上红豆,用粽叶把糯米红豆包住,用粽筋用力扎紧成圆锥形的四角体。放到大铁锅里煮,铁锅的水里放点生石灰或碱粉,煮熟后的粽粑香喷喷的。粽子的原料也花样繁多,有的是单纯用糯米包;有的是糯米加红豆、绿豆;有的是糯米加花生米。如今,五福粽、鸭肉粽、瘦肉粽等等门类繁多。

阅读 3244

精彩推荐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